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男同志情愛互動模式 v.s. 多元成家的伴侶制度及家屬制度


我當然贊同同志婚姻,因為它是基本的人權。但就我的觀察,男同志願意走入婚姻、對另一半性忠貞的,其實不多,對於更多的男同志而言,伴侶制度及家屬制度所提倡的概念意義更大,能讓更多的男同志受惠。主要原因是,當代男同志的情愛互動模式,有以下幾個特色。


男同志情侶的開放性關係

正當台灣社會在討論通姦是否除罪化的同時,許多男同志以一種超脫的姿態與另一半處之泰然。他們正式得到另一半的應許,歡愉、尊嚴、安全地與另一半以外的人享受性愛,如果天時地利人和,與另一半來個3P、多P也可以。

性愛被某些人視為禁果與罪惡,是因為它令人感到太美好太快樂。如果雙方協調同意,這樣的美好快樂,在生活為什麼只能限制與伴侶發生?孔子說食色性也,如果人可以自由地選擇想吃的食物,那麼性,為什麼要對它施加規範?男同志的關係脫離了長久以來被制約的社會價值觀,正因為如此,他們洐生出的互動模式,或許更能接近人性。

伴侶間的開放性關係,不是一種標新立異的態度,而是男同志順應自己生理與心理需求的自然行為。許多人類學家研究證實,男人的確是傾向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但女人為愛而性。異性間的情侶關係,男人也很想順從自己的慾望,但多少會顧忌女人的想法;女同志會了解彼此的需求為對方承諾;但是男同志,認為伴侶在外發生其他性關係並無傷大雅(但安全性行為應該被提倡且作為前提),因為自己也如此。

精神、感情面的忠誠,是否要與身體的忠誠相提並論?性與愛分離,許多男同志可說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實行得有聲有色。

舉凡著名的男同志交友網站Fridae及男同志app Jack’D來說,許多人標著自己“partnered”,而available for sex。的確也有人說自己是“partnered”,而here for friends,但根據我自己及朋友的經驗,這些男同志指的friends(朋友),是包含fucking buddies(炮友),只是這些人不玩真的感情罷了。

但其實男同志的世界裡,有更多人明明有男朋友,卻不把這樣的關係公諸於交友軟體,只在個人介紹裡表示在尋找性。我有個日本炮友,做愛前的閒聊及做愛時的互動一切都perfect matching,做愛後,正當我心裡頭覺得這個人可以是努力成為情人對象的時候,他大言不慚地說他已經有男朋友了,然後還嚷著要看我前男友的照片,雖然我當下翻了十次白眼,但還是可以體會男人骨子裡就是毫無疑問地認為「性與愛分離」這一件事。

男同志還有許多各種鳴放的開放性關係。我的一對台灣朋友,他們兩個都是vers,我總是洗耳恭聽他們的感情與性愛故事,每每覺得興奮。一個在台北工作,一個在新竹工作,兩個人在台北買了個小套房,每當假日的時候,在新竹工作的男友會北上,相處就如同台灣隨處可見的情侶,一起看電影、看阿妹的演唱會等等,但他們以一種drama-free的態度在Jack’D上尋求第三人加入性愛,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那麼週末就享受兩人性愛;但身為vers的兩人,在尋找性伴侶方面可說是很吃得開的,可以幹人、被幹、互幹。而不管是什麼形式,兩人終究明白生活上最適合的還是彼此,星期天下午邀了第三人做完愛後,送走了他,晚上回到兩人的時間與空間,kiss goodbye後,期待下個禮拜的相見與性愛。

身邊的許多bottom友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經被邀請與兩位top情侶threesome。你沒看錯,這種情侶關係是兩個top結合的,他們享受性愛的方式,不是互相取悅,而是向外尋找另外一個人加入他們的性活動,但是,他們仍然維持著情侶身份。這樣兩位top情侶的組合,他們通常有相當不錯的工作能力,因此經濟上面算是優渥,也都有一點年紀,結合在一起後,住在一間十分現代都會的寓所,一起煮飯、一起健身、互相照顧,生活與興趣相似,或許覺得跟黏TTbottom談戀愛太煩人吧。這樣的相處模式,免去與bottom相處的麻煩,有性需求的時候再找一個bottom來,何樂而不為呢?不過,至今我還沒見過bottombottom在一起當情侶的。


男同志的單身主義

有些男同志,在思想上仍然受到普世價值觀的影響,他們既不能接受另一半與自己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可是,自己也不願意實踐性愛的忠貞,仍然想品嚐不同男人的風味,所以索性保持單身。也有些男同志,對「追求生活質感」產生心靈潔癖,不僅是居住、穿著上,還有精神文化的層次上,所以熱衷文藝與戲劇,這樣的人多少帶點浪漫及完美主義,情侶間的生活瑣事是他們追求生活質感的羈絆,單身,是時間及現實面的雙重考量,他們也想多保留一點自由與金錢,讓自己能夠達到想要的生活水平。

在這樣的心態下,男同志保持單身的同時,卻也樂於交朋友豐富自己的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這樣心態的男同志類聚,固定聚會,許多搬離原生地到外地工作的男同志,也會選擇租下一層樓或一棟房子,擁有自己的房間,但是客廳及廚房是共同的地域,達成生活上互助的效果。在我的大學時代,有許多同志朋友放棄學校原本提供的宿舍,另外與其他同志朋友合租在校外的公寓。學校宿舍裡的室友,本來就有互助的功能,而搬到外面,除了互助的功能外,還多了份自在的感受。

另外,男同志有許多知心姐妹淘,是當代社會司空見慣的事。這些男同志的女性友人,通常都具備較開放的心態,也因此許多人能揮別傳統上女性一定要嫁人想法,對於自己的生活、工作展現自主的一面,認為如果自己不想結婚,其他人也別想插手這種事。不過,常與男同志混在一起的異女,也常常把男同志的標準加諸在異男身上,許多男同志打扮精緻、致力鍛鍊身材及培養生活品味,異女耳濡目染,覺得完美的對象就是男同的生活品味+異男的性向,這也無怪乎,這些異女找不到理想對象了。而異女們寧願在工作上與異男搏鬥,在生活上自在地與男同相處,甚至住在一起生活,一起討論男人、互助渡過難關。張惠妹的「彩虹」,歌詞裡描繪出男同與異女互助的情形(雖然歌詞中的異女到最後結婚了)。

而男同與女同有沒有可能住在一起而達成互助?在台灣的同志傳媒裡,可以看到男同志徵求與女同志「假結婚」,當然也有人已經實現這種模式,這種選擇也沒有不好,是同志族群在面對家庭與社會壓迫下的展現出的智慧;但也不禁令人思考,結婚,究意是為了誰?現有的婚姻法制,在面對價值觀的變遷,需不需要做些改變?截至目前,我還沒有見過男同與女同以朋友互助的型態住在一起,但我有一位從高中時代就十分要好的女同朋友,多年來我們一起經歷過許多開心的時光,也吵架過,這十多年來的磨合,我了解到彼此過著不同的生活、從事不同的職業,但生命中彼此尊重、彼此分享的時刻是快樂的,當然我不確定如果真的住在一起合不合適,畢竟藝術家的她老愛把家裡用的很亂(笑),而且她喜歡養貓,但是直到現在我還不敢把貓抱起來,但她的的確會是我想組成互助家庭的人選之一。


結論

提到多元成家,許多人都會提到「性解放」,沒錯的確是有相關,性解放的義意在於,我們看待「性忠貞」的觀念與時俱進。過去女性在結婚前必須守貞,但是現代人普遍都能接受女性在婚前與丈夫以外的男性發關係,這不也是從性的桎梏逃脫出來的一種解放?我無意冒犯道德人士,但我視性忠貞為兩人合意的默契與約定,絕不是源自於法律對於性忠貞的約束,由此觀之,法律上除去性忠貞的義務,是更貼近真實的解放運動。男同志彼此合意的開放性關係,是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能夠成行條件之一。

而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所希望的「互助」模式,是男同志所希望的。當然有人反駁不願走入婚姻制度的男同志,他們的原生家庭本來就能提供互助之效,但我會說,對許多男同志而言,朋友間建立的了解與信賴,常常多過於原生家庭,況且原生家庭的家人也不能陪大家走完一生。上述提到許多男同志情侶、單身男同志合住的案例,有人也會說何必法制化?男同志們本來就可以住在一起達成互助之效,但我會說,如果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的概念能夠納入法律裡,更能鞏固互助關係,除了媒體一直提到的醫療權利外,針對像是「結婚的夫妻家庭才能購買國宅、減低貸款」之類的條件,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促成的多元成家,讓組成家庭的人都能享有這個權利,保障這個社會更平等。

因為男同志的情侶關係,不必然是父權社會底下的夫妻結構及角色,也不必然每個人都想要進入長期穩定的情侶關係,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能夠滿足男同志自然的互動行為,同時達成互助的效果。期待不久的將來,男同志能夠落腳在舒服自在的處所、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家。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我,男同志,我的母親


很多人不知道,我姓徐,我的母親也姓徐。我從母姓,因為媽媽家族沒有兒子,所以我姓徐,為的就是為媽媽家族傳宗接代。

年過25,生活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身邊有愈來愈多的朋友兒時玩伴結婚。身為男同志,沒想到我也年紀大到要面對父母親耳提面命的「結婚壓力」了。

幾次跟我媽wechat視訊,有意無意她都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我有沒有女朋友?」她十分傳統,自青春期以來,關於愛情、性愛這一類的討論,不曾出現在我們兩人之間,所以我並不排斥與媽媽聊這種話題,我可以藉此了解她的想法。

但這讓我想到3年多前,大學畢業後,從台北搬回台南等當兵的那幾個月。在台北生活的那5年,見到各式各樣的人事物,想法改變了許多;而我媽從小到大,沒離開過家鄉,所以那幾個月,我們常常因為觀念不同而吵架,從中午要吃什麼吵到我的職涯選擇。後來媽媽撂下一句「隨便你怎麼想」,這種話讓人聽了滿心寒的,代表她完全放棄和我的溝通,但我所希冀的,是她對我的認同。

開始當兵後不久,在網路上看到「前世今生催眠治療」,我決定看看與媽媽的前世關係。它是團體式的治療,前一天禁止喝咖啡及酒,治療師在催眠之前,解釋了催眠的科學依據後,便引導大家放鬆,很幸運地,我進入了被催眠的狀態。

看到的第一個畫面是一位書生的步伐,正在赴京趕考,那正是前世的我。被催眠時所看到的畫面,是空間與時間交錯的時間軸,我在赴京趕考的時候,有一位女人正在河邊洗衣服,她正是我的母親,也是我前世的母親,就在那一刻,我的眼淚不停地流,意識是有的,但眼睛卻怎麼也睜不開。時間拉回我剛出生的時候,那時我還是襁褓時期的嬰兒,還在嬰兒床裡,家裡是小小的、簡單的平房,在鄉村地帶。然後我看到前世的父親走出家門,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但他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母親從不抱怨,一個人拉拔我長大。後來,我中了科舉,在京城裡當官,便鮮少回家鄉看媽媽,她一直守寡,我還看到政府為立了一個貞節牌坊。

催眠最後,治療師叫我們問自己三個問題,然後在前世裡找答案,我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跟媽媽出櫃?」

我再看了一遍前世,用心去感受她所帶給我的愛。身為一位母親,她最偉大的地方,不只是付出,而是包容;離開家鄉到京城裡工作,的確知道她對我的思念,相信她一定是掙扎的,但她總能夠包容我,尊重我的決定,讓我往更深的地方飛去。

回到今世,我離家更遠,在海外工作,身為同志,我相信與家人的距離美,如果在台灣,那一定是兩天小吵三天大吵,而隔著一段距離,透過視訊,她表示對我在感情方面的關心與急切,但又無從插手,這樣一來,我也在建立一種相處模式,讓她學習如何對我的感情事放手;而對我而言,我的確希望能對她坦白出櫃,而在海外的這段日子,正是準備的時間,一點一點與她溝通我所選擇的生活。回到根本,她只希望我幸福快樂,獨自在海外的期間,我培養對感情的態度,學習取捨及判斷,期待有天能夠找到能夠相互依靠的另一半;紮穩經濟基礎,讓她知道我有能力照顧自己,這樣她可以把焦點放在我的感情是否幸福。

有很多朋友說媽媽一定知道兒子的同志身份,這點我不否認,畢竟我滿明顯的,但就把它當作彼此不說破、不證實的曖昧猜心遊戲吧。該不該跟她出櫃?我當然希望跟她坦白,只是我也很明白,現在把這件事說開並沒有幫助。待我找到幸福,一定會帶他回家拜見,我最敬愛的母親。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浪漫的人。



浪漫的人(白式版畫詩,未製作)

跟浪漫的人在一起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他們給你
前所未有的靈感,
從容不迫的希望,
人生美好的感嘆!

你對他說:『左上方的雲朵像個老伯伯。』
他會毫不刻意的指著巴士車窗說:『那個開關鈕,像個小笑臉!』

你對他說:『走在我愛的人,熟悉過的街道,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他會笑着對你說:『人生,早就該如此!』

你對他訴說那毫無邏輯,比素胚還素,亂中又無序的計畫,
他從不會為你準備冷水和敷衍的白眼。

他的口袋有好幾百種色階,為你著上超乎想像的色彩、精彩中的精彩


當你,
失望,害怕。

他從不,
責罵,激將。

他會為你準備一杯熱牛奶,
歌頌那無從尋覓,卻令人安詳的樂句,
引你入睡,進入極沈穩的熟眠。

他們明白“浪漫”不是那俗氣的999朵玫瑰,
也不是那物質名利的虛榮,
更不需要矯情的情人節與情趣用品作道具。

抱怨,無地自容於這裡
每一天都是“浪漫”的軌跡。
他們給你
生活的激情,
生命的純情,
生生不息的真情。

跟浪漫的人在一起,
是一件非常 非常 重要的事情!

如果看到這裡,
你不苟言笑 難以理解不予置評,
請相信我,

別懷疑,

絕對
不是
一個
浪漫的人!

毋庸置疑。